教师风采
当前位置:首页  教师风采
第七届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
发布人:系统管理员  发布时间:2016-03-24   浏览次数:2556

    邵永松,土木工程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专业方向为结构工程。1981年以来, 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,1994年留校任教,承担课程:《钢结构基本原理与设计》、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》。编写和主审了多本相关的钢结构方面的教材。结合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改革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,承担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重点教材《钢结构基本原理》的主编工作。教研教改成果丰富:《钢结构基本原理及设计》黑龙江省精品课程负责人;2012年度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优秀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;2013年度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;2012年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;2012年度校创新研修课示范课程负责人;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大学生结构竞赛特等奖,《钢结构基本原理与设计》 2006年度获得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。 

    崔乃刚,航天学院教授,1982-1986 年: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飞行器系统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; 1986-1989 年: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飞行力学学科获硕士学位; 1991-1996 年:哈尔滨工业大学制导控制与仿真学科在职攻读博士学位; 1989-1991 年: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研究实习员; 1991-1994 年: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讲师; 1994-1998 年: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副教授; 1998-2000 年: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; 2000-目 前: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博士生导师; 2002-2003 年:苏格兰Glassgow大学高级访问学者。

    王春香,航天学院航天科学与力学系,教授 、教学带头人。1978年到哈工大任教; 1990.3-2003.5任材料力学教研室副主任,党支部书记;2004-2008任哈工大航天科学与力学系副主任;做为“国家教学团队”成员,“国家精品课程”主讲教授,主要从事“材料力学”、“工程力学”、“近代实验力学”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,主讲的“材料力学”课获第一批“教学方式与考试方式改革示范课”。从事材料性能、有限元计算等科研工作,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横向科研项目多项。主持中国高教学会、省教育厅、校教改项目近20项;主编出版教材7部,其中2部为国家“十一五”规划教材,一部获航天部优秀教材三等奖;发表科研和教学研究论文近30篇。获省、部、校优秀教材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、二等奖15项;获全国优秀力学教师及哈工大教学优秀一等奖、教书育人积极分子、优秀教师、三八红旗手、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10多项。

    吴群,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,跨双学科博士生导师(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、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)。专业方向为射频/毫米波电路及THz技术、天线与电磁兼容、人工电磁媒质理论与应用。现任IEEE哈尔滨分会副主席、IEEE MTT/AP/EMC专业分会主席,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,IEEE高级会员,微波学会委员。1977年留校任教,1998年1月-1999年1月韩国汉城大学微波器件研究室访问教授;1999年9月-2000年9月韩国浦项工业大学MMIC实验室访问教授;2003年-2010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客座教授。曾获省研究生优秀导师、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2等奖励。讲授《微波技术》、《微波网络》等课程。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。主编出版著作5部。

    韩秀琴,机电工程学院教授,工程训练中心教学副主任,国家精品课程《工程训练》负责人,黑龙江省金工研究会常务理事。 主讲《工程训练理论》、《金属工艺学》、《机械加工工艺基础》三门课程。从事工程训练教学研究工作,主持国家级和省级教学研究项目8项、校级教学研究项目12项,参加各级教学研究项目20项。发表论文30余篇。主编与参编正式出版教材9本。 获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1项,省优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,哈工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3项,其他教学奖14项。获宝钢优秀教师奖、哈工大优秀教师、哈工大优秀基层教学管理奖等教学表彰及奖励7项。


     吴佩年,机电工程学院教授,院长助理,从事教学、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。曾于1994年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做访问学者,专攻方向计算机图形学。目前任职:教育部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图学学会理事、黑龙江省工程图学学会理事长、中国图学会制图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。黑龙江省精品课程――工程图学课程负责人,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九批基础教学带头人,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图学创新教育名师奖等。多项教学研究成果获得省教学成果一、二等奖。

    刘会杰,材料学院焊接系教授,博导。主要从事特种连接技术研究。现任中国焊接学会压力焊专委会副主任,国际焊接学会固相焊接委员会专家,国际焊接工程师,《纳米技术》杂志编委会委员。讲授《材料连接界面行为》、《焊接冶金与焊接性》等课程,承担国家973、国防973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总装备部等多项课题。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,省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,航天部科技进步二、三等奖各1项,省留学人员报国奖,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奖,校教学名师奖,校优博论文导师奖,校教学成果二等奖,校教学优秀二等奖,校优秀课程奖,哈工大优秀专兼职学生工作者称号,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“瑞凌”奖教金1项。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3项,其中已授权19项。主编及参编教材和手册6部,主编国际和国内会议论文集4次。发表论文190篇,其中SCI检索88篇,EI检索104篇,SCI论文他引586次,单篇他引最高130次。

    王洪杰,能源学院教授,1987年毕业于哈工大动力工程系流体传动及控制学科,现任哈工大能源学院副院长、教学带头人。主要从事流体机械流动机理及流动控制、流体传动及控制等方向的研究。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、省“三育人”先进工作者等荣誉。目前为国家级精品课程《工程流体力学》负责人、“热能动力类技术基础课程”国家级教学团队核心成员,编写教材4部,其中《工程流体力学》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。现承担本科生《工程流体力学》,《流体动力元件及控制系统》课程及研究生《高等流体力学》等教学课程。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,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。主持国家级教改立项7项,省级教改立项6项,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,近5年总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。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,科研论文30余篇。


    孙立山,电气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1981-1985年在天津大学自动化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,1985-1988年在天津大学自动化系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学习,1995-2000年在哈工大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,分别获得工学学士、硕士和博士学位。1988年到哈工大电气学院电工基础教研室工作至今,主讲本科电路课程。哈工大电路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,2011年评为电路课程教学带头人,2012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,2013年荣获校教学名师。主编教材5本,其中“电路课程教材建设”获省2009年教学成果一等奖。主要科研方向为新型矩阵式电力变换器理论及其应用、信息网络优化设计及地理信息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。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。 现任全国高等学校电路和信号系统教学与教材研究会常务理事、东北电工理论学会副理事长。


    姜兆华,化工学院教授/博士生导师,“应用表面化学”省精品课负责人。1982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化学工程专业学士学位,1985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学科硕士学位,1995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博士学位,1985年留校任教,期间1995-1997年,日本千叶工业大学工业化学科访问学者。主持完成了“理工专业表面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”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,并获2011年度省级教学成果奖。主编出版的《应用表面化学》入选“十二五”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,正在主持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“十二五”规划课题。目前讲授的主要课程有:《表面物理化学》、《固体界面物理与化学》,应用表面化学类专业课。

    陈刚,理学院化学系材料化学专业教授,博导。2003年作为留学归国人才引进后,一直工作在本科教学和学生培养的第一线,在教书育人及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。曾获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和全国百篇优博提名奖指导教师,主讲的物理化学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。2011年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,2012年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。担任班主任的1207001班在基础学部优秀优良学风班评比中名列全校第一;所指导的本科生获第七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;所指导的研究生团队获哈工大“十佳研究生团队”,连续两次获黑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;指导的博士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。

    张宇,物理系副主任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专业教学带头人,哈工大第七届名师奖获得者。省物理学会副秘书长。专业研究方向为光学,主要从事光折变非线性光学的理论、光电弱信号检测的理论与技术、非线性随机共振的理论与应用等研究工作。主持航天支撑项目等科研项目,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总装预研项目和总装基金等项目。发表SCI、EI检索论文30余篇。担任国内外多种科技期刊的审稿人。主讲课程有《电磁学》、《统计光学》、《大学物理》、《弱信号检测中的现代物理学方法》等。年均教学工作量150学时,学生评教均为A或A+。主编出版教材七部,近年来主持省级教研项目3项、学校教学项目2项,参加省级教学项目1项、教育部教学项目1项。第一作者发表教学研究论文8篇。指导我校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,获得一等奖、二等奖各1项。

    周立军,建筑学院教授,东南大学建筑学硕士,国家一级建筑师。从教29年,担任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,现作为院长助理负责建筑学院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等工作,是校专业教学带头人,教学督导。曾获2003校“三育人”先进工作者和2005年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奖。我所负责的建筑设计基础课教学,是建筑设计的启蒙教育。近十年来,坚持教学改革,课程教学设计2001获校一等奖 ,2004年获校优秀课程,2010年获省精品课程。主编的校十五重点建设教材《建筑设计基础》获2005年省高教学会优秀教材一等奖。近年来参加教育部、省和学校的教改研究项目10余项,发表教学研究论文二十余篇。曾获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, 2011年和2013年又分获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。


    战德臣,计算机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,大学计算机课程组组长;企业与服务智能计算研究中心主任。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。自1998年以来一直从事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工作,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教学改革工作。教材《大学计算机-计算思维导论》,得到了国内众多知名专家的重视,2012年承担教育部的大学计算机面向计算思维的课程改革立项。首次开设了《计算机专业导论》、《软件工程专业导论》等课程,主讲《数据库系统》专业基础课程和多门研究生课程,是国家级教学团队的骨干成员。先后获得省教学成果奖、省高教学会奖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奖、省精品课程、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立项等。2011年“IBM中国优秀教师奖教金”获奖者,2013年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,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称号。科研方面,作为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完成了国家863项目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20余项,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,二、三等奖各3项,发表了100余篇高水平论文。

    周之南,外国语学院教授、硕士导师,哈工大基础学科教学带头人,教学名师。198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,1988年哈工大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班毕业后留校工作。目前是第三英语教学部主任,致力于外教班、高级班英语口语教学等方面研究。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。校教学优秀一等奖两次。毕业生最喜爱的教师称号。主讲《大学英语》是省精品课程。
发表40篇论文,2部专著。多次作为主席、评论员、发言人参加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。主编教材6套,教学及考试辅导用书20种。主持并参与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十余项。主持的研究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两次,二等奖一次。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。指导学生在国际国内重大英语赛事活动中,获国家级奖5次,省级以上奖8次,义务做英语学习方面的讲座十几次,获得“校学生活动优秀指导教师”称号。